對于蓮花汽車而言,外界的聲音向來兩極分化:
“大街上從沒見過這牌子”“蓮花居然還活著?”這些尷尬質疑指向的,是蓮花汽車;
但同時,“7次斬獲F1總冠軍”“馬斯克首臺車底盤調校借鑒蓮花工程”等硬核榮譽指向的,也是蓮花汽車。
其實這并不意外,在商業世界里,高端和小眾向來都是被迫關聯。
具體到當下的汽車行業,新勢力們用“冰箱彩電大沙發”式直觀易懂的宣傳方法,搭配性價比優勢,快速占領用戶心智。
相比之下,蓮花汽車選擇用“一部蓮花車,半部操控史”為核心定位,在如今追求堆砌配置的潮流中,這份對操控基因的堅守,竟然顯得有些費力不討好。
蓮花科技營銷中國及中東亞太區總裁欽培吉先生坦言:“其實底盤調校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。因為我說我的底盤好,它好在哪里?我很難幾句話講清楚。“
”但如果我有冰箱、彩電、大沙發,我幾句話就講清楚了,所以但凡想要求快的選手都不會去做這個動作。”

事實上,宣傳策略的風向變化,從來都是行業競爭態勢的表層折射。
當下的汽車市場,國產車正集體聚焦“質價比”展開激烈內卷,在此浪潮下,外資豪華品牌一路承壓、節節敗退,甚至集體缺席了今年的成都車展。
而在豪華純電跑車這一細分領域,本就面臨市場份額逐漸萎縮的挑戰,小米SU7 Ultra 的強勢入局,更讓蓮花汽車又多了一位分食市場蛋糕的有力競爭者。
9月21日,舉辦了蓮花/新款上市發布會,新車價格在50萬到90萬之間。

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:在上述市場環境下,蓮花汽車是否會被迫降價以換銷量?倘若真的降價,又該如何維系其高端品牌定位?蓮花汽車接下來有哪些動作,能支撐它實現量價齊升的愿景?
這些問題,在蓮花EMEYA/ELETRE新款上市發布會后的媒體專訪環節,欽培吉先生給出了答復。
被馬斯克借鑒、攻克電車眩暈、錨定操控高端,蓮花汽車的“仰望星空”
已經明確了蓮花汽車未來將始終聚焦“操控”這一核心優勢進行傳播,以此穩固并維系其高端品牌定位。
前面已經說過,宣傳操控優勢、讓消費者真切感知到蓮花汽車的操控實力,本就是件“吃力不討好”的事。
既然如此,蓮花汽車為何還要執著于此?對此,欽培吉從三個方面給出了答案。
首先,最核心的一點在于,操控本就是蓮花汽車深耕多年的“看家本領”,是刻在品牌基因里的核心優勢。
欽培吉表示:“蓮花是一個深耕操控領域的品牌,至今已擁有 77 年歷史。大家都清楚,空氣動力學、輕量化、底盤調校是蓮花的三大核心標簽。”
“其中,底盤調校絕非簡單的技術疊加,而是需要深厚積累的系統工程——就像業界知名的蓮花工程,它所沉淀的技術實力,根本不是其他品牌短期內能通過‘彎道超車’追上的。”
而蓮花汽車的操控實力,并非只成就了自身的“獨美”,業界不少品牌在底盤調校時,都會將其作為學習標桿。這份被同行認可、效仿的行業地位,也說明了蓮花在操控領域的權威性和值得敬重的行業地位。
“像馬斯克的第一臺車,底盤調校就參考了蓮花工程。包括現在很多電動車,其實也借助了我們的底盤調校技術。”欽培吉舉例解釋。
“無論時代怎么變,行業趨勢如何調整,蓮花向全行業輸出底盤調校技術的腳步從未停下。而且,只有積累足夠深厚的品牌,才能擁有這種持續輸出核心技術的底氣和實力。”

第二點,是用戶需求。蓮花汽車觀察到,很多消費者坐電車的暈車感比油車強,這就證明了,在電車時代,底盤調校其實更加重要。
欽培吉結合自身經歷分享:“我是一個很容易暈車的人,坐油車時暈車反應沒有那么強,但坐電車就很容易暈車。”
“我相信我代表了很大一群消費者的真實反應,他們坐電車其實都是暈的。因此在電車時代,我們不是討論底盤調校是否需要,而是它變得更加重要。”
最后,鑒于吉利集團的品牌矩陣,蓮花汽車無疑肩負著兩大核心使命:一方面精進操控領域的技術優勢,另一方面承擔助力集團品牌向上沖高的重要責任。
欽培吉直言:“吉利收購蓮花并打造這個品牌,核心就在于它是一個擁有77年歷史的操控世家。要是我們不聚焦操控,那吉利當初收購蓮花的意義何在?”
“蓮花的基因里,本就刻著‘操控’二字,它天生就是為操控而生的車。再加上77年的品牌積淀、7次 F1總冠軍等一眾榮譽加持,這些都是我們的底氣。”
“對吉利而言,蓮花品牌還有一個更關鍵的意義——守住高端品牌定位。”
“這絕非一句空話:這么多年來,不少中國企業都想打造一個根基扎實、個性鮮明的高端品牌,可大多沒能成功,很多品牌上市一兩年后就亂了節奏,連自己該傳遞什么品牌核心都模糊了。”
“而蓮花始終圍繞‘操控’做文章,就是為了保持清晰的品牌認知,避免定位漂移。”欽培吉進一步補充。
吉利賦能降盈虧線、新媒體破局海外,蓮花汽車的 “腳踏實地”
雖然蓮花汽車堅持講操控、保持高端定位,但欽培吉也毫不回避市場的現實挑戰:“高價位段純電市場其實非常難做,而且海外的高端純電市場,比中國市場還要小。”
談及車如何才能賣得好,欽培吉也分享了他的見解:“總的來說,一款產品銷量好不好靠什么?首先靠產品,這個是毫無疑問的。其次靠品牌、渠道能力、整個客戶服務能力。幾個維度,缺一個在市場上都不會太成功。”
那這些維度如何落地呢?欽培吉從吉利集團賦能、營銷方法創新、海外市場拓展三個維度給出了方向。
欽培吉坦言,有吉利集團的優勢資源作為支撐,蓮花汽車無需追求過高銷量即可達到盈虧平衡,這讓品牌能更從容地聚焦長期發展。
“在吉利集團全方面賦能之下,在輸出產品平臺、共享研發能力、生產制造能力的前提前提下,我們的盈虧平衡點并不是非常高。”
“蓮花既是一個傳統品牌,也是一個比較輕的品牌。用兩三年或者一兩年時間,隨著新產品推出,我們在全球各個市場的銷量分配,我覺得打平不是非常難。”

營銷層面,身為營銷專業出身的欽培吉,對“定位理論”有著深刻的認知,他也對當下很多品牌把自己打造成“六邊形戰士”表達了自己的看法。
“你要讓消費者記住,肯定是因為你某一方面的屬性,而不是所有。如果是所有,消費者記住的就是性價比。所有想把自己打造成‘六邊形戰士’的品牌,最后都走上了降價和性價比,有一個算一個。”
“因此,如果從短期看,可能在流量上會成功,因為降價、講性價比永遠是見效最快的。但一個企業,如果想基業長青、永續經營的話,一定要想清楚我是誰、我的消費者是誰、我給消費者傳遞什么樣的價值。”
針對“冰箱彩電大沙發”的宣傳邏輯,欽培吉也有著理性的判斷分析。
他表示,從銷量來看,這種方式顯然契合了當下的市場需求,是被驗證過的有效路徑。
“它是特殊時代的一個產物,比如說二胎、三胎時代爆發了,它迎合了這種大家庭的需求。他們認為小孩和老人在車上需要冰箱、彩電、大沙發,這個需求的開發肯定是很成功的,因為銷量說明了一切。”
但必須明確的是,它只是當下時代用戶需求的其中一種體現,而非全部。
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,隨著大家庭時代逐漸落幕,未來會不會進入小家庭主導的階段?沒人能說準下一代的車會是什么樣子。”
“現在社會正走向多元化,市場上會涌現出更多類型的車型,消費者需求也不再單一,有人會關注操控,當然我從不否認,聚焦操控的群體始終是小眾。”
除了品牌定位,蓮花汽車也嘗試了品牌異業合作,欽培吉表示和巔峰極速的合作提高了蓮花汽車的知名度。

海外市場方面,除了尊重當地文化和保持中國品牌素材的輸出,欽培吉指出,中國汽車品牌的新媒體運營能力、展廳管理方面有著領先優勢。
在尊重當地文化方面,欽培吉介紹到:“我的策略就是一國一策,比如說馬來西亞和泰國電車很強,利用好他們的電車政策,發力做我們的電車。”
“再比如日本完全沒有高端電車市場,日本人最不喜歡電車,其次不喜歡大的車。那我們就推燃油車,因為他們有很強的賽車文化,要跟他們保持很緊密的聯系。”
“現在歐美市場很困難,但是中東亞太、非洲其實我們有很大的機會?,F在在歐洲、中東、亞太都在重新整頓整個經銷商渠道,重新樹立品牌形象。一年時間,我估計可以把海外市場渠道和品牌重新梳理起來。”欽培吉進一步補充。
對于新媒體運營優勢,欽培吉也透露到:“明天還要跟中東、亞太和中國的經銷商一起分兩場開會,要重新告訴他們怎么做。我們也帶這些經銷商參觀上海直營店,給他們看我們是怎么經營抖音、小紅書的。”
寫在最后:
仰望星空,是蓮花對77年操控基因的堅守,是不為短期流量妥協的高端定力;腳踏實地,是它借吉利賦能穩扎根基、以本土化策略開拓海外的務實前行。
在“求快”的汽車行業里,蓮花或許走得不算快,但這份“既要守護經典,也要闖出新路”的堅持,或許正是中國高端汽車品牌突破小眾圈層、走向長遠的另一種可能。